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来源:华医网 编辑:王医生 日期:2011-01-07 16:58 点击数:次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一)药物 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药物性再障有两种类型:和剂量有关,系药物毒性作用,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种抗肿瘤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如阿糖胞苷和甲氨蝶呤等主要作用于容易分裂的较成熟的多能干细胞,因此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时,骨髓仍保留一定量的多能干细胞,停药后再障可以恢复;白消安和亚硝脲类不仅作用于进入增殖周期的干细胞,并且也作用于非增殖周期的干细胞,因此常导致长期骨髓抑制难以恢复。
(二)化学毒物 苯及其衍化物和再障关系已为许多实验研究所肯定,苯进入人体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组织,慢性苯中毒时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是其代谢产物所致,后者可作用于造血祖细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能损害染色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兴起,由于不注意劳动保护,苯中毒致再障发病率有所上升。苯中毒再障可呈慢性型,也可呈急性严重型,以后者居多。
(三)电离辐射 X线、γ线或中子可穿过或进入细胞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长期超允许量放射线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障。
(四)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和再障的关系已较肯定,称为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不到1.0%,占再障患者的3.2%。引起再障的肝炎类型至今尚未肯定,约80%由非甲非乙型肝炎引起,可能为丙型肝炎,其余由乙型肝炎引起。
(五)免疫因素 再障可继发于胸腺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血清中可找到抑制造血干细胞的抗体。部分原因不明的再障可能也存在免疫因素。
(六)遗传因素 Fanconi 贫血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贫血多发现在5~10岁,多数病例伴有先天性畸形,特别是骨骼系统,如拇指短小或缺如、多指、桡骨缩短、体格矮小、小头、眼裂小、斜视、耳聋、肾畸形及心血管畸形等,皮肤色素沉着也很常见。本病HBF常增高,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DNA修复机制有缺陷,因此恶性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10%患儿双亲有近亲婚配史。
以上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有哪些”的解答。
- 上一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并发症有哪些?
- 下一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线留言
请填写您的相关资料,我们的专家会对您所提交的病例在24小时内做出分析,并以电话的方式联系您。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事项
护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护理得当会有效地减少病程,同时也能减少病人的...[详细]
- [12-06-15]·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事项
- [12-06-07]·如何有效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
- [11-01-07]·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分型症状有哪些?
- [11-01-07]·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哪些类型?
- [10-10-10]·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什么好?
- [10-12-1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 [12-06-15]·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事项
- [10-10-10]·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症状是什么?